包头医学院教学病例讨论规范
教学病例讨论是毕业实习阶段培养学生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等临床思维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
一、教学病例讨论意义
1、教学病例讨论的目的在于培养实习医师学习医学前辈、上级医师和同学间的知识经验,学习综合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锻炼自学和口头表达能力。
2、教学病例讨论实施以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为主,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知识为客体的全新教学模式。包括典型病例、疑难病例等。一般每学期安排2次以上。
二、教学病例讨论准备
1、教研室(科室)应将教学病例讨论安排列入教学实习计划,记录实施情况,对于新担任此项工作人员,教研室应给予指导,并安排有关人员进行示范性观摩教学。
2、选择符合教学大纲并有代表性病例
(1)病情较复杂曲折的常见病,或是较疑难的少见病,如果病情简单,让人一看病历摘要就知道是什么病,就失去了要讨论的意义。
(2)要有明确的诊断,要有活体组织检查材料或者其它临床确诊依据。
3、写好病历摘要与讨论提纲准备
(1)要求既简明扼要又能说明问题,反复推敲后再决定取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清晰完整的介绍。可单发资料或用课件显示。
(2)体格检查的重要阴性结果应该写出,以备在讨论时鉴别诊断参考。对诊断有决定意义的检查结果也不明确写出以引导思维,不明确写出病理诊断或临床确诊。
(3)如同时存在多种疾病,每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均应描述,以增加病情的复杂性和讨论的难度。
(4)初步诊断要考虑哪些疾病,诊断依据有哪些,还需要做哪些检查以明确诊断,解读、分析检查结果,提出初步诊断,通过临床观察和判断,确立最后诊断,治疗问题。
4、教学病例讨论以学生为主体,应选择典型或疑难病例中有助于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病例。凡属实习生经管病人的病例讨论,实习学生事先分工作好资料准备,给予学生3-5天时间针对讨论重点进行问诊、查体和查阅资料,围绕讨论要点提出具有针对性讨论依据(包括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要点所涉及其它相关知识。
三、教学病例讨论过程及要求
1、病例讨论主持人应由教学经验较丰富的主治医师以上教师承担,病例讨论时间为40—60分钟。
2、汇报病历:学生简明扼要脱稿汇报病情,主持人补充、提问,向学生介绍整体病例资料,按教学意图引导组织学生就病史的完整性、必要的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依据、治疗方案的选择等,提出一个或几个讨论重点组织学生分别讨论。
3、病例讨论:由学生针对讨论要点阐述自己的观点、疑点,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或疑点进行点评、答疑。要深入分析、全面综合、实事求是的对待客观临床资料,先提出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后提出可能的疾病作为鉴别对象相互比较。注意发现疾病的特殊病征即仅见于该疾病不见于其它疾病的临床表现,逐一排除可能性较小的疾病,留下一个或几个可能性较大的疾病。某些重要的阴性所见对否定某些疾病、缩小鉴别诊断范围有帮助。采用一元论疾病解释多种临床表现,如证实确有几种疾病同时存在时也应实事求是,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用发病率和疾病谱观点来选择诊断,考虑常见病、多发病,如不能圆满解释时,才考虑少见病或罕见病。鼓励学生开动思维、敢于争鸣、大胆发言,提出自己对具体的病例诊治的看法,要运用已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采用设问、反问、讨论、一问一答、一问多答等多种方式,推动讨论的开展,培训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4、归纳总结:主持医师就讨论的过程进行点评,回顾本次病例讨论的重点,布置下一步复习的重点。教师对讨论的问题给予总结,讨论结束后,实习生应根据讨论情况,复习理论知识,及时消化吸收。教学秘书总结讨论情况,形成书面文字记录材料入教学档案。
四、教学病例讨论质量监控
1、实事求是对待临床资料,以一元论、发病率和疾病谱选择诊断和鉴别疾病。
2、教师的病例选择、讨论设计、讨论内容准备充分,引导到位。
3、学生开拓思维、踊跃发言,互动讨论、气氛热烈。
4、结合病人实际与文献,发言讨论、学术争鸣氛围浓厚。
五、注意事项
避免把教学病例讨论当作医疗病例讨论、大会诊或讲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