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保证一线医护人员在高压高强度工作环境下的生活质量”是包医一附院支援前线医护团队后勤小组一直在思考并持续践行的课题。
2020年1月29日(农历大年初五),包医一附院肿瘤泌尿外科护士长苏灵芝、护士武佳鹿接到了护理部指令,作为支援力量负责一线医护人员的后勤保障。没有任何犹豫,收拾好行囊,两人一起加入了支援队伍,组建后勤保障小组,为前方参战医护人员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用爱与温暖搭建起一个临时却温馨的“家”。

进入一线医护人员生活区域后,苏灵芝和武佳鹿才发现,由于疫情紧急,医护人员的生活物资保障尚处于起步阶段。想到同事们和战友们都在一线与病魔厮杀,虽然不能亲自上阵战“疫”,但能为一线战士们做好后勤保障,让他们保持充沛的体力和旺盛的精力,她们深知责任重大。那一刻她们在心里默默许下承诺:“同事和战友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一定要照顾好他们。”
“高质量满足基础需求,点对点对接各项个性化需求。”一进隔离区,苏灵芝和武佳鹿就确立了工作思路。吃好睡好是根本,后勤保障体系的搭建也从这里开始。为了保证一线医护人员餐餐都能吃到既热乎又有营养的饭菜,她们建立了“点配餐”机制。考虑到一线人员体力消耗快,她们还细心的建立了零食角,随时提供能量补给。为了能让前线的队员们睡好休息好,她们又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一线医护人员们布置了一张张温暖舒适的睡床。
满足了饮食和休息等基础需求还远远不够,生活质量的保证也离不开各项个性化的生活需求。从小姑娘们的女性用品,到床边的一个护手霜,她们细致周到的安排和布置着生活区的每一处细节每一个角落,尽力让医护人员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余可以体会到家的温暖。待一线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后,她们又立即对生活区进行全面的消杀,清洁环境卫生。


“苏老师,这里的纸巾用光啦”,“小武姐,我想要个手喷”,“苏老师,我耳朵这里压破了”刚从隔离病房完成工作任务撤回生活区的队员们,一回来就不停地叫着“苏老师……小武姐……”。支援前线的神经内科二病区宋医生说:“一回到生活区,就像回到家一样温暖,可以卸下一身的疲惫,生活所需她们都准备的妥妥当当,不用我们操一点心。”她们虽然忙碌的是一些细小而琐碎的生活小事,但心里却有满满的成就感。护士长苏灵芝常和大家说:“平时的同事,战时的伙伴,此刻我们就是一家人,大家有什么需求全部说出来,我们就是来好好照顾你们的。”

十七年前的非典疫情,苏灵芝也和如今的战友一样深入疫情一线直面传染病毒;那时的武佳鹿还只是校园里的一名学生,立志以南丁格尔为榜样,在象牙塔中苦读专业书籍,希望日后能够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十七年后的今日,她们依旧勇敢且信念坚定,携手并肩作战,抗击新冠疫情。
亲爱的战友们,冰雪逐渐消融,春天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