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附院新闻 >> 正文

附院新闻

【前线日记】李永清:身披白衣,履行使命

时间:2020-04-01   浏览数:次   来源:

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因为家乡内蒙古离武汉很远,所以一开始我并未在意。却不曾想,这次疫情无比凶猛,迅速蔓延,前一秒还在计划过年带儿子回去探望父母,后一秒我就接到了医院的召回通知。我叫李永清,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普通护士,从事危重症患者护理工作10余载。回想当初选择学医的原因,最初是因为喜欢、因为爱,而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这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里,我感受到了家里特有的温暖与关怀。正是有了科室领导对我多年的信任与栽培,有了同事对我的关心与照顾,使得我对这份工作拥有无比的热爱,是这个大家庭培养了我的思想觉悟和认识高度。疫情的发展速度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意识到这次疫情真的不容小觑,加之全国医用防护物资告急,我原本以为它会令人措手不及,但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打响了一场猛烈的抗疫阻击战,向全世界证明了什么是“中国力量”!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此时此刻我必然不能掉队。在医院党委的号召下,我主动报名成为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第三梯队的一员,经过紧锣密鼓的培训后于3月1日进驻隔离病房,开启了我的战“疫”之旅。

第一天进入隔离区我整个人都是懵的,因为这里比我想象中更加严格。在戴上正压头套的那一刻,我就像与世隔绝了,耳边响起的是送风机在头套里嗡嗡的换气声,我完全听不清大家在说什么,那时候我们的工作靠的就是彼此的一个眼神和自己平时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厚重的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佩戴多层口罩导致呼吸困难、戴着三层手套采集动静脉血、穿着僵硬冰冷的防水靴、6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对于我来说还不是什么大问题。独独是这个正压头套的送风机,足足有5斤重,一个班下来我需要整整背上6个小时,对于我这么一个身高不足1.6米,体重不足100斤的瘦弱女子,硬是被这个送风机压的犯了肩周炎。同事帮我按摩,队长和护士长帮我申领膏药,好不容易疼痛缓解了一些,可我又开始对膏药过敏,大片红疹奇痒无比,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被汗渍浸湿了的疹子又疼又痒。在工作中我需要认真观察患者出现的新问题,解决患者的旧问题,在患者出现燥动谵妄拒绝治疗时,我和同事不但要保证患者的安全,防止出现坠床、拔管的风险,还要保证治疗如期进行,2小时一测的血糖,2小时一测的体温,1小时一测的血压,患者排泄物的及时处理,还要2小时一翻身关注患者的受压皮肤,为患者制定有效的康复计划,为隔离区物品消毒配置更换消毒液,睡前为患者洗脸刷牙洗脚,一日三餐协助患者进食,下班前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还要为下一组班做好准备工作………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我努力认真细致的完成。比起工作的严谨性、重要性,我的那些肩周炎、膏药过敏早就被我抛到了脑后。

初春的天本应该是蔚蓝的,然而这场新冠肺炎疫情让这片蓝天被新冠病毒所笼罩。下班回到生活区的我躺在床上望着窗外深邃的星空,孤独和寂静不禁让我想起了年幼的儿子。离家已近一个月,每每看着视频那边三岁的儿子用哽咽的声音说:“妈妈我想你了,你打完病毒赶紧回来陪我。”我就控制不了自己,赶紧挂断视频,擦掉我那不争气的眼泪,我深知儿子是懂事的,只因为他的懂事才叫我一次次的潸然泪下。他不像有的孩子那样哭着喊着要找妈妈,更不像有的孩子那样不让妈妈去工作,他只是希望妈妈在工作之余能陪陪他。妈妈的陪伴在医护人员的孩子面前却成了奢望,只因为他们的妈妈身上披上了这件白衣战袍,只因为他们的妈妈心中有未完成的使命。看着手机相册里有关儿子的照片和视频,让我更加坚定了我的选择。我要化想念为力量,和其他战友一道并肩战斗,争取早日取得战“疫”全胜。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身披战袍便有着和常人不一样的使命,那就是还祖国一片蔚蓝的天空。愿春暖花开之时,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上一条:【抗疫情 战新冠】无畏风险 逆流而行——支援发热门诊护理第四梯队战疫掠影

下一条:【前线日记】郭文慧:有一种美“巾帼不让须眉”

返回顶部

包医一附院
微信服务号

包医一附院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总机:0472-2125141
体检中心电话:0472-2178481
网址:www.nkdbyyfy.cn
地址: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林荫路41号
急诊医学科电话:0472-2178120
医保管理办公室电话:0472-2178091
发热咨询电话:0472-2178038
投诉电话:0472-2178604
 
友情链接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蒙ICP备19005064号     蒙公网安备 15020302000325号   技术支持:敏捷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