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突然袭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喧闹的城市没有了往日的车水马龙,家里也少了过年该有的欢声笑语。大家都自觉留在家中,杜绝走亲访友,杜绝疫情传播。
我叫常海燕,是神经内科二病区一名普通的护士。大年初一,刚刚放假的我迫不及待地赶回娘家和家人团聚,可刚在家待了不到一天,当天晚上我就接到医院要求返岗并做好支援准备的通知。得知我要去一线支援,父母不由得为我担忧,本不愿让我去,但又不知该如何劝阻,面对他们复杂的心情,我只能耐心地为他们做起思想工作,向他们保证会注意自己的安全,保护好自己。把女儿托付给父母后,我便起身返程。
回到工作岗位,看到同事们忙碌的身影和空气中充斥着紧张的战“疫”氛围,说实话我的内心还是有些胆怯的。但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深知在危难时刻勇往直前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必须坚强起来,去帮助那些需要我的人。经过反复严格的培训,作为医院第二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组成员的我踏入了感染疾病科隔离病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每天6小时的工作时间,厚重密闭的防护装备常常让我们汗流浃背。进入污染区,我们都小心翼翼的执行着各项护理工作,静脉输液、静脉采血、吸痰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呼吸机的使用及各类物品的消杀工作……。深刻的记得第一次带着三层乳胶手套进行静脉采血与动脉采血,当时我的心情有些忐忑,担心不能成功操作,所以迟迟没有进针,患者看出我的担心,鼓励着对我说:“姑娘,别害怕,相信自己,阿姨也相信你”。短短的几句话,让我体会到了患者的理解与信任。还有一位气管插管的患者,我们害怕他在无意识状态下自行拔管,所以我和同班护士就一直守在他身旁,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我们的双腿开始打颤,这时患者用力摆手示意让我们出去休息一会儿,眼角还挂满了泪水,也许,这就是发自人们心灵深处最大的感动。在工作中,我把每位患者都当做自己的亲人,给予生活照顾和心理安抚,让患者能够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康复。工作结束后,当我脱下防护服时,面对镜中的自己,看着面部深深的勒痕、红肿的双眼,勒红的耳廓及发白皱褶的双手,心里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高兴、是欣慰、是满足。

回到休息区,隔着手机屏幕,家人也开启了爱的问候。父母会把孩子的短视频发给我,让我隔着屏幕也能感觉到这份浓浓的爱与思念。宝贝对我说:“妈妈,我好想你,我在姥姥家可懂事了,你们什么时候可以打死怪兽,我好想上学,好想回去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父母说:“闺女,干活一定要认真,不要着急,一定保护好自己,孩子你放心,我们会照顾好的……”每每听到这些话语,我就感觉浑身又充满了干劲。工作中,科室的领导、带队的负责人也更像是我们的家长,上班期间千叮咛万嘱咐,下班后嘘寒问暖,瞬间感觉到整个心都被融化了,我知道无论是单位还是家庭,我的背后都有无数的力量支撑着我。
二月初二,在万千家庭还沉浸在春节欢聚的时刻里,在队长张冬副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尖刀班”全体成员毅然决定继续奋战一线,直至患者病情平稳后再撤离交接。在疫情面前,我们勇于接受挑战,绝不退缩。

风有约,花不误。待疫情散尽春暖花开时,愿我们的国家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