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推进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强化医德医风和行业作风建设,打造“党风正、行风清、院风新、教风严、服务好”的“清廉医院”,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行业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现就推进清廉医院建设提出如下方案。

主要目标
医院党委管党治党的责任落实体系、清廉教育体系、防治腐败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督体系、医德医风建设体系进一步完善,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得到有效治理,医疗服务行为规范有序,医院干部职工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筑牢稳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健全完善,清廉文化深入人心,医院整体廉洁程度显著提升。
重点任务
1.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使党建工作要求得到充分体现。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注重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坚持正向激励与惩处问责并举,推动形成支持实干者、保护担当者、鞭策后进者的鲜明导向。
3.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让医院党员干部和职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1.持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把清廉医院建设与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绩效改革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规范合理的诊疗秩序,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2.持续深化廉政风险防控。紧盯医药购销、建设项目、“三重一大”等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落实好轮岗交流、定期检查、廉洁教育、利益冲突排查、廉洁风险防控等具体要求,提高监管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大限度降低岗位廉政风险。设置“廉洁接待室”“廉洁办公室”,利用监控等现代化设备,将关键岗位公共权利置于阳光下运行,有效规范管理及医务人员行为。
3.持续加强资产资金监管。加强对健康扶贫等各项救助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管,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做好固定资产采购预算管理,严肃查处科室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违规行为。
4. 持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将“清廉医院”建设与开展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结合起来,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技术事前事中事后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等重点技术、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的质量安全监管、督察,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医疗风险防范能力,保障医疗安全,切实维护患者权益。
5.持续开展正风肃纪。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对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活动中收受、索要“红包”、回扣、为商业目的统方、违规收费、私收费、出具虚假医学证明、参与虚假医疗广告宣传、骗取医保资金或参与医药器械促销等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道德的不正之风行为,坚决从严从快从重查处,并实行“一票否决制”。
1.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建立药品、耗材的跟踪监控和超常使用预警制度,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2.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完善社会监督员、伦理审查员制度,健全医院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持续开展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加强对医疗技术事前事中事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实验室安全等重点技术、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的质量安全监管,不断提高对医疗质量安全的监管水平,提升医疗风险防范能力,保障医疗安全,切实维护患者权益。
3.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制定完善科学的医务人员医德考评体系,完善医务人员医德档案。开展“清廉科室”“清廉团队”建设,完善各项奖惩机制,由点及面,对标比照,比学赶超,逐级逐层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良好局面。
4.深化医教协同工作。严肃教风,将清廉教育体系融入医院教学管理工作。
5.加强清廉文化建设。以党员干部和全体医护人员为重点,加大法律法规、党纪条规、行业规章制度等学习教育力度,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教育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有效性,增强全体医务人员遵纪守法守责意识。
6. 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开展年度“十大最美医护人员”评选,深入挖掘培育宣传正面典型,讲好“大医”“暖医”典型故事,通过举办事迹报告会,对一线取得的成就和先进人物事迹进行报道,用典型人物宣传塑造文化品牌,彰显行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