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5月11日
是一个让人沉重的日子
【世界防治肥胖日】
晚上只想吃一口的,
不小心吃了一宿的;
锻炼是为了变瘦的,
练完了胃口更好了;
只想点一份沙拉的,
碰到了牛排半价的;
想吃点面包垫胃的,
送了份黄油免费的;
明明是出门夜跑的,
拐弯就遇到烧烤的;
周末健身去爬山的,
去了都变成野餐的;
健身卡早就办好了,
主要是用来洗澡的。
……
扎心不?!
说的是不是就是你?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体重管理
对健康的重要性
包医一附院
内分泌科主任魏枫教授提醒:
超重、肥胖也是种病,
不治真的会要命!
01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23岁的小张(化名),体重却达到250斤,典型的肥胖超重。近期,小张常感到喘不上气,头昏,于是来到包头某家医院就诊,诊断为高血糖及低钾血症。
后因病情发展,小张被送至我院急诊医学科时,已处于昏迷状态。急诊医生检测后发现,小张的血糖竟高达30mmol/L,而正常人空腹全血血糖正常值只有3.9-6.1mmol/L。
经我院内分泌科专家会诊,诊断小张患有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性昏迷,同时还有低钾血症。
“情况很不乐观。”内分泌科主任魏枫教授回忆到。病情危急!小张立即被转入ICU,经过几天的系统治疗,小张的生命体征终于恢复平稳。转回内分泌科病房进行后续治疗时,小张又出现横纹肌溶解。
“患者当时肌酸激酶、肌红蛋白指标都很高。这跟患者体重过大,肢体长时间受压密切相关。”魏枫教授说。
好在经过半个月的改善体内代谢,纠正酸碱平衡、改善高渗等系统治疗,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的小张身体各项指标终于接近正常值。
“高渗昏迷、酮症酸中毒,单拿出哪一个都是会要命的重病。”魏枫教授感叹道。那么,23岁正值青春年华,小张怎么会患上多种重症呢?
据了解,小张平时极爱烧烤和油炸食品,把饮料当水喝,却很少运动。“他平时出去吃饭,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我们也劝过他要减肥,但他就是不听。”小张的家人说,“长期的暴饮暴食,让他的体重飙升到了250斤。”
02肥胖的危害,比你想象得更严重
一胖,就会百病丛生。
魏枫教授表示,超重与肥胖已被证实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相比体重正常人群,超重和肥胖人群罹患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各种代谢性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不孕、骨关节病、肿瘤等疾病风险倍增。
●代谢相关疾病:糖尿病前期、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尿酸血症-痛风等。
● 生物力学相关:行动不利,胃食管反流综合征,骨关节炎,睡眠呼吸暂停,张力性尿失禁等。
● 其他方面: 抑郁、焦虑或其他精神心理疾病,胆囊疾病,不孕不育症、肿瘤风险等。
魏枫教授介绍,“据TIDE研究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超重比例为33.20%,内蒙古是37.50%,而肥胖人群全国的比例为14.14%,内蒙古的比例为17.37%,意味着100个内蒙古人中就有17个肥胖人士。”
03到底胖不胖,教你来自测
有些人怎么胡吃海塞都不会胖,有些人却觉得自己喝口水都要胖几斤,人和人的区别咋就这么大呢?
魏枫教授表示,导致肥胖的原因有很多,通常是饮食、生活方式、遗传、心理、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医学上通常用体质指数(BMI)来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其使用方法是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
BMI小于18.5,偏轻
BMI在18.5-24之间,体重正常
BMI在25-30之间,超重
BMI30-35之间,肥胖
BMI大于35,重度肥胖
“对肥胖人士,如果通过自行节食、运动等方式无法减重,则要考虑可能患有代谢综合征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建议可到内分泌代谢科进行咨询和系统治疗。”魏枫说。
04科学减重,你应该知道这些事
现在的上班族、大学生绝大多数都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作息习惯,长时间的熬夜、睡懒觉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使得内分泌紊乱,且经常不吃早餐,饮食也会跟着变得不规律,肥胖也会接踵而至。所以,想要减肥就需要做到早睡早起,养成健康良好的作息习惯。
●坚持运动这是减肥过程中最难的部分,但也是最有效的部分。长期规律运动有利于减轻腹型肥胖,控制血压,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运动项目的选择应结合兴趣爱好,并与年龄和身体承受能力相适应,运动量和强度应当逐渐递增,最终目标应每周运动150min以上,每周运动3-5次。快走、打太极拳、骑车、乒乓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药物治疗
出现食欲旺盛,餐前饥饿难耐,每餐进食量较多;合并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脂肪肝; 合并负重关节疼痛;肥胖引起呼吸困难或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情况可考虑药物治疗。
健康日历
5月11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防治肥胖日。肥胖日的设立进一步提醒着我们:关注体重,就是关注健康!目前中国人超重人群达2亿,肥胖者超过9000万,平均肥胖率达12%左右,肥胖总人数高居世界第一。
受访专家
魏枫
主任医师
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
包医一附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与相关内分泌疾病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肥胖学组委员
【专业特长】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高尿酸血症痛风、肥胖、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甲状旁腺疾病、性腺疾病等)
【出诊时间】
周三全天,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