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附院新闻 >> 正文

附院新闻

【援沪特辑】我们都是守“沪”人

时间:2022-05-24   浏览数:次   来源:

上海这轮疫情

让2500万人经历了太多忧心忡忡的日夜

从最初的慌乱、迷茫

到持续抗疫的坚忍与勇气

每一个静默的日夜

构成了这个不寻常的春天

我们都是守“沪”人作者 | 包医一附院重症医学科 崔少华

四月的上海,杏花不经雨打,这一夜不知又落了几层,远处,西南风吹落了桃花,也吹黄了郊区的麦子,往日繁华的街道,变得前所未有的空旷和寂寥,像有很多风声住进来,街灯寂寞的挂在电线杆上,苍白的光被风摇得,飞花溅玉,目光所到之处,是水墨一样的上海。

多难兴邦精诚抗疫,同心同德尽显担当。病毒可以被隔离,但温暖不会被隔离。安全距离可以有,人间温暖不能无。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勇毅笃定,战无不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与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

4月26日,包头市援沪医疗队组成的299名医务工作者逆行出征,支援上海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其中我院共派出96人。

▲包医一附院援沪医疗队落地上海浦东机场

连夜抵达上海驻地后,医疗队经过了必要的防疫措施和短暂休整就立即开始进入了准备和培训,做好进驻方舱医院的前期工作。

▲包医一附院医生及感控人员驻地酒店-上海嘉定区有戏电影酒店

4月30日包头援沪医疗队进驻位于上海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园区的张江方舱医院,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工作。

方舱医院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这里的患者小到6岁的孩子,大到84岁老奶奶,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医护人员和患者相处时间不长,但彼此之间的信任与关怀如同亲人一般,同事们会把自己节省下来的物资带给舱里的患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整个方舱洋溢着春日的暖阳。

▲包医一附院医护人员向患者赠送牛奶及水果

5月2日及6日分别迎来了包医一附院心内三科宋剑及神经内三科杨志甫两位老师的生日,虽然没有礼物,没有家宴,但有包头援沪医疗队张昕副院长牵头,组织队员们及两位老师的家人为其制作了精美的祝福视频,并手绘了生日贺卡,感动及温情满满。

▲宋剑及杨志甫的生日贺卡

4月30日至5月6日,包头市援沪医疗队共收治患者330人,累计出院213人。

不吵,不闹,不堵车,晚上七点,像凌晨三点,上海,像被按下了暂停键,热闹被病毒藏起来。疫情影响了从上海到全国,支援来自从全国到上海,你看,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

5月7日后,按照国家及内蒙古自治区指示,包头市援沪医疗队需要支援闵行区览海定点医院的患者救治工作,览海定点医院收治的多为80岁以上高龄老年患者,其中还有60名患者已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5月9日正式开始览海医院的工作,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崔少华及护士余益被派到了重症病房,那是工作最辛苦、感染风险最高、对专业储备要求也最高的地方。

▲包医一附院重症医学科崔少华在工作中

今年的5月12日是第111个国际护士节。这次支援上海抗疫的包头医疗队中,有205名护士。在上海抗击疫情第一线,包头市援沪医疗队的白衣天使依然坚守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其中36名护理尖兵,奋战在览海定点医院重症病房。

5月17日是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有效的疫情防控下,上海卫生健康委发布新闻,上海全市16个区均已实现社会面清零,我们援沪第一站的张江方舱医院正式闭舱了,览海定点医院的重症九病区和重症十病区也合并了,胜利的曙光已在不远处。

▲览海定点医院十病区组长——闵行区中心医院姜丽静主任,闵行区中心医院帅气多才的江晔医生

▲览海康复医院十病区医护与最后一位出院老人的合照

今天是2022年5月20日,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我们都是守“沪”人,仍要一如既往坚持做好个人防护,严格履行防疫职责和义务,不管病毒如何猖獗,不管病毒怎么变异,我们都会坚定不移坚持我们的策略和措施,严防严控不松懈,动态清零不动摇!

革命尚未成功,大家仍需努力。疫情不散,征衣不解。愿疫情过后,人长久。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余下岁月,无灾无难。

上一条:完成任务!援沪医疗队正式撤离上海览海康复医院

下一条:科普促健康,携手向未来!包医一附院开展2022年全国护理科普周活动

返回顶部

包医一附院
微信服务号

包医一附院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总机:0472-2125141
体检中心电话:0472-2178481
网址:www.nkdbyyfy.cn
地址: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林荫路41号
急诊医学科电话:0472-2178120
医保管理办公室电话:0472-2178091
发热咨询电话:0472-2178038
投诉电话:0472-2178604
 
友情链接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蒙ICP备19005064号     蒙公网安备 15020302000325号   技术支持:敏捷科技